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2020年第1次臺灣歐盟論壇在國圖舉辦(6月19日)
  • 2020-06-19
2020年第1次臺灣歐盟論壇在國圖舉辦(6月19日)

  2020年第1次臺灣歐盟論壇主題為「當前歐盟政經發展之困境與展望(The EU's Integration in a Time of Global Crisis)」,邀請歐洲與國際事務、政治學研究學者專家針對探討歐盟政經發展之重要議題,進行論文發表及與談。本論壇於6月19日(五)上午10時在本館簡報室舉行,由國家圖書館與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政治大學歐洲聯盟莫內教學模組計畫共同主辦,由政治大學張台麟教授主持與引言,林子立副教授(東海大學政治系)、鍾志明副教授(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葉國俊教授(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紀和均助理教授(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系)、楊三億所長(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發表論文,並邀請沈臨龍副董事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洪德欽(中研院歐美所副所長)擔任與談人。

  張台麟教授談及本年度因疫情影響延至6月開始本年度第一次歐盟論壇,感謝各界關心歐盟事務學者專家蒞臨,過去半年來,全世界因為COVID-19疫情影響,政治、經濟、社會秩序大亂,到目前為止,似乎未進入結束階段。世界衛生組織也提醒,歐洲有些地方會有第二波疫情,歐盟情勢與挑戰嚴峻,情況有三:第一,歐盟在諸多困難中產生新領導團隊,今年一月正式啟動即遇疫情衝擊。第二,英國脫歐2月1日生效,但首相強生的確診,使英國的脫歐狀況產生不確定性,讓梅克爾及馬克宏捏一把冷汗。第三,疫情讓領導核心受到批判。最後在國際層面來看,美中的對抗及合縱連橫,讓歐盟陷入兩難情形。
  
  林子立副教授認為自2008年開始的金融海嘯危機仍待復原,至今貿易尚未回到10年的平均水準,另外,歐盟、美國、全世界各地的貧富差距,都因全球化而有相當明顯擴大的情況,全球化和區域整合都是為21世紀的秘密方程式。區域整合則出現因經濟力量轉變而發生權力洗牌的現象,政府間組織與各式國家間對話機制、會議或論壇,越來越無法負擔和平解決最內圈的國家發展困境。以三角戰略來講,當年美國為了對抗輸給中國,現在中國當然害怕自己被孤立,所以才會大量以工業國家資源來拉攏歐盟,不過,COVID-19的爆發,中國對WHO的影響力、對於疫情的隱匿以及對於戰略物資的運用,使得各國領袖紛紛醒悟過來。不過,各國經濟要復原,中國14億人口的需求,仍然是一個無法替代的市場。

  鍾志明副教授談及2005年梅克爾從議會大選勝出,出任德國首位女性聯邦總理,肩負起推動歐盟統合的重責大任,今年下半年歐洲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對7月要接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的德國而言,肩負責任重大。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升高,梅克爾則強調要堅守法治、民主和人權等西方價值,與中國進行建設性對話,類似的立場也適用於與俄羅斯的關係。最後,預定在10月間與非洲聯盟舉行高峰會議,不僅將肺炎疫情列入議程,而且還將討論氣候、移民、經濟和安全等問題,在夥伴關係的基礎上加強合作。梅克爾做得好,可以留下美好的形象;做不好,不僅在她的政治生涯與歐洲志業留下遺憾,不過鍾副教授相信,梅克爾關關難過、關關過,必能帶領歐盟迎向挑戰。

 葉國俊教授以文獻回顧、前瞻歐盟政經發展,英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在2017年對首相強生的書信中,表達他對強生對於脫歐後可能的經濟變化指出的數據有相關的誤失,而不斷的有類似「網內互打」的書信攻防往來,對於脫歐協議的討論相當尖銳而無交集,葉教授也針對經濟學者之觀察指出,英國在對歐的脫歐談判外,也對美國進行貿易談判,在未來的15年的經濟成長僅有0.16%,由於僅有農業產品的貿易談判,且堅持須要根據歐盟標準,令人不經懷疑為何英國需要脫歐,葉教授就近期與歐盟因應疫情及相對發展之相關文獻,進行整理、分享與推薦。

  紀和均助理教授談及歐洲人權法院在歐洲人權的保障方面,是歐盟核心人權保障機關,落實人權公約不可或缺的機制。因為疫情尚未結束,很多案件都在待審理中,法國行政法院在3月16日宣布全國封城後,3月24日法國的醫療團隊就向法國行政法院發出行政裁定的請求,要求行政法院對未知病毒疫情的相關設備對應措施進行相關裁定;紀助理教授指出,在疫情期間法國行政法院總共發出27個裁定,憲法委員會也於3月24日、5月24日進行2次合憲解釋,至6月份尚有約7個合憲裁定尚未完成。但國會迅速通過肺炎傳染病緊急法,修正公衛法典相關條文,一方面賦予政府更大的權限,去集中一切資源對抗病毒,另方面透過衛生緊急狀態期限的事後控制、國會同步取得政府相關資訊、明訂各類緊急防疫措施的實施要件,而且必須因時、因地做滾動式檢討;上述這些國會控制機制的建立,其本意即在於國會於緊急情況下,仍不推卸制衡政府的憲政權力與義務。

  楊三億所長指出2019年末於武漢爆發的大規模肺炎傳染疾病,且造成全世界200多個國家或地區感染,疫情來襲,各國首先以保命為重,歐洲人近數十年來第一次面對此種大規模公共衛生巨大挑戰,義大利歐盟常駐代表馬薩里(Massar)立即向歐盟要求啟動民事保護機制(EU Civil Protection Mechanism),3月中回過神後,歐盟角色逐漸發揮,歐盟出資5億歐元,透過集中採購、分散儲存的方式保存這些醫療物資,歐盟條約第122條所賦予的經濟危機應變權力,允許歐盟向成員國全體收取250億歐元作爲擔保,然後再由歐盟執委會統一出面向市場借貸1,000億、轉借給有需要的成員國。疫情影響各國的原因、層面都不一樣,但中國的介入影響歐盟的發展越來越明顯。

  沈臨龍副董事長認為這次疫情對全世界以及歐洲的經濟造成影響,對於供給面、需求面全部停頓,過去從來沒有這種現象,沈副董事長指出,雖然經濟有停頓跡象,全世界的股市仍然在成長,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全球中央營行的資產負債表膨脹超過3.4倍,全世界GDP平均成長率為1.4,其他的部分出現在全球股市,成長3.9倍。未來資產負債對於全球金融流動,將使得財政收支問題,對南歐國家、東歐國家的經濟雪上加霜,歐盟國家的財政自律將是歐盟各國的重要課題,同時金融市場的變化對機構投資人與專業投資人,將造成全球平復不均的問題。今年3至4月疫情爆發高峰時期、歐洲宣的首輪財政方案多著重於紓困中小企業,保障就業及擴大醫療支出等措施,隨疫情趨緩,各國將陸續推出第二輪財政方案,重點將轉向解封後振興經濟的措施,以確保景氣復甦可持續。

  洪德欽副所長以當前歐盟政經發展為題進行與談,他指出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萊恩的六大政見,包括綠色新政、公平經濟/稅賦/社會平等、發展歐洲數位科技及數位經濟,保障歐洲生活方式、歐洲價值及歐洲內部安全。洪副所長也分析歐盟2010年以來的重大議題,包括肺炎、英國脫歐、英歐未來關係、歐洲經濟衰退,疫情也影響到歐洲的觀光產業,對經濟打擊不容小覷,2021年德國總理梅克爾下臺,中美貿易爭端與體制競爭,因為中國為黨國專政,與歐洲的民主體制有所差異,最後洪副所長也對歐盟的未來提出看法,認為歐盟未來五年仍充滿許多挑戰,包括如何振興歐洲經濟、針對疫情與歐債危機之紓困措施與量化寬鬆,此外,歐盟的財政負擔,是否影響會員國之爭端,影響歐盟團結,以及英歐如何架構未來經貿關係,歐盟對美國及中國如何維護多邊的經貿體系之開放與穩定,事實上歐盟已經超前部署,早於英國之先與亞洲國家陸續簽署貿易協定。

  臺灣歐盟論壇的舉辦,持續邀請頂尖專家學者來進行深度與廣度的觀察與分析,並將優秀的學者專家與研究成果介紹給與會者,讓關心歐盟事務與發展的各界產官學專家,有一集思廣益、共同研討對談的平臺。本館與臺灣歐洲聯盟中心合作舉辦之歐盟論壇,歷次實況錄影內容已陸續上傳至本館數位影音服務平臺(網址:http://mdava.ncl.edu.tw/parts2.php?tid=53),本次的論壇影音內容將於製作完畢後開放,敬請期待。
  • 圖1 - 臺灣歐盟論壇主持人、歐盟中心執行長、發表人及與會來賓合影(左起:葉國俊、洪德欽、張台麟、沈臨龍、鍾志明、紀和均、鄭家慶)
    圖1 - 臺灣歐盟論壇主持人、歐盟中心執行長、發表人及與會來賓合影(左起:葉國俊、洪德欽、張台麟、沈臨龍、鍾志明、紀和均、鄭家慶)
  • 圖2 - 主持人張台麟(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教授兼歐盟中心主任)
    圖2 - 主持人張台麟(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教授兼歐盟中心主任)
  • 圖3- 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圖3- 林子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 圖4- 鍾志明(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
    圖4- 鍾志明(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
  • 圖5- 葉國俊(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圖5- 葉國俊(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 圖6- 紀和均(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系助理教授)
    圖6- 紀和均(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系助理教授)
  • 圖7- 楊三億(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所長)
    圖7- 楊三億(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所長)
  • 圖8- 沈臨龍(新世代金融基金會副董事長)
    圖8- 沈臨龍(新世代金融基金會副董事長)
  • 圖9- 洪德欽(中研院歐美所副所長)
    圖9- 洪德欽(中研院歐美所副所長)
最後更新時間:20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