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夏季閱讀:陳又津、謝欣芩對談新二代作家的臺灣人種學
  • 2020-06-06
夏季閱讀:陳又津、謝欣芩對談新二代作家的臺灣人種學

     由本館主辦、科林研發贊助的夏季閱讀講座「集結,千禧世代作家:新世代作家圖像」系列講座的第三場以「新二代作家的臺灣人種學」為題,於66日舉辦,邀請新世代小說家陳又津分享創作經歷,以及對「新二代」書寫身分認同的掙扎與思考。活動除了作家現身說法,另邀請長期研究移民紀錄片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謝欣芩教授與會對談。活動由本館周倩如主任主持。

陳又津老師出身三重,目前專職寫作,曾任職廣告文案、編劇、出版社編輯、記者,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小說組冠軍、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印刻文學生活誌》十周年封面人物,並入圍角川華文輕小說決選、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等;與談人謝欣芩教授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臺灣文學、紀錄片、移民、女性研究,關注跨國移動與當代臺灣文化生產之間的關係。

活動首先由與談人謝欣芩就教授解釋新二代的族群,與跨國移動有密切的關係。她以跨國移動為題材的移民文學在1960年代一批從臺灣到美國的留學生,寫的是對臺灣的鄉愁,到了1980年代的移入潮,是婚姻移民、新移民子女、國際移工,從顧玉玲等臺灣作家到新移民、移工與新移民二代的視角─如陳又津老師等,寫出不同的新移民的視野與生活,更有臺灣作家改寫移民與移工的口述,寫出了移民的跨國移動、族群互動、文化混雜與身分認同。

      陳又津老師因為父母分別來自大陸福建與印尼客家,成為了這個社會定義的新二代,而這也是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除的標籤。她的《準臺北人》寫的是榮民爸爸與她們一家的故事,雖然在小的時候並沒有所謂新移民、新二代的說法,但在過去也常遇到對於母親是身分的好奇或是有攻擊性的人,而她的母親總是在面對不同人、不同的想法時,來決定回答自己是哪裡人,可以是香港人、客家人、印尼華僑……..為的是得到別人得認同,而現在她的母親則是回答「印尼客家華僑」,從各式各樣的回答到完整的回答,逐漸展現對自己的認同,在今年出版的《我媽的寶就是我》便是在描述與母親間的互動。然而,又津老師是不認同這個社會給予的各種標籤,希望撕掉這些標籤,這些也表現在她的多元的創作類型,她參與了許多駐村計畫、試著嘗試各種類型與議題,不讓自己局限只書寫特定的類型標籤中,繼續的豐富多樣的創作。謝欣芩老師最後總結在新世代的作家,就像又津老師一樣,關懷的議題都非常的多元化,每一個作家也開展了各種面向、不再侷限聚焦在某一種題材中,這也成就臺灣文學有更多的發展性。 本次講座不僅吸引藝文界同道,本館臺灣獎助金國際學人如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羅福林教授(Charles Laughlin)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阮斐娜教授(Faye Yuan Kleeman)也蒞臨會場與兩位主講人互動。

本系列講座第四場將於109613日舉辦,以「詩、抵抗與網路世代詩人的社會參與」為題,邀請詩人羅毓嘉和清大臺文所李癸雲教授,兩人將分享詩、政治與社會參與之間的關係。

 講者:羅毓嘉(作家)1985年生,宜蘭人。紅樓詩社出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於資本市場討生活,頭不頂天,腳不著地,所以寫字。曾獲文學獎若干。著有現代詩集《嬰兒涉過淺塘》等五種;散文集《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等三種。作品曾選入年度散文選、年度臺灣詩選等選本。

與談人:李癸雲(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任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研究專長為臺灣現當代文學、現代詩學、性別論述。學術專著有《詩及其象徵》、《結構與符號之間: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之意象研究》、《朦朧、清明與流動:臺灣現代女性詩作中的女性主體》、《與詩對話:臺灣現代詩評論集》,以及期刊論文數十篇。曾獲臺北文學獎新詩評審獎、臺中縣文學獎新詩獎、南瀛文學獎「南瀛新人獎」、臺灣文學獎散文獎、清華大學校傑出教學獎等。

講座介紹:詩,可以向內挖掘最隱晦的情緒,也具有批評社會時政的犀利力道。放眼國際社會運動場合,詩作往往是最常挪用做為弱勢發聲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而在數位資訊快速流通的當代,詩作精短、易於在網路平臺分享的特質,更進一步強化了詩作的淑世意義。

本次活動依例於講座結束後進行贈書,歡迎踴躍參加,報名網址:https://actio.ncl.edu.tw/activitydetails?uid=6&pid=204

因應疫情,本活動請預約入座,不接受現場報名,敬請見諒(主辦單位保留變更活動權利,內容如有調整,請以本館網頁公告為準)

活動也採用雙直播方式進行,讀者可在本館影音專區:http://www.ncl.edu.tw 以及 Facebook 臉書網粉絲團網頁 https://zh-tw.facebook.com/ncl.tw/ 透過轉播收視同時留言與作家以及與談學者進行互動。

公務人員及教師全程參與者可獲學習時數認證時數3小時(需要者請於報名時填寫身分證字號),為降低非必要接觸,本系列講座相關學習時數將採線上登錄,不另外核發紙本證明。



本活動入場採實聯制:

報名成功後,當日報到時須持有效證件身分證、駕照、護照、健保卡等可辨識是本人之照片之任一證件,經主辦單位確認後入場;如有未提及之國家之法令申辦之有效證件,可辨別是為持證本人亦可。如無前述之證件,主辦單位將取消報名者入場資格。

入場前須配合戴口罩、量測體溫及酒精消毒,活動進行中並須全程戴口罩。未戴口罩及拒絕體溫檢測者,一律婉拒入會場。

   

  • 謝欣芩教授對談
    謝欣芩教授對談
  • 周倩如主任介紹主講人陳又津老師、與談人謝欣芩教授
    周倩如主任介紹主講人陳又津老師、與談人謝欣芩教授
  • 左起:謝欣芩老師、陳又津老師
    左起:謝欣芩老師、陳又津老師
  • 謝欣芩教授介紹主題
    謝欣芩教授介紹主題
  • 左起:陳又津老師、謝欣芩教授
    左起:陳又津老師、謝欣芩教授
  • 陳又津老師
    陳又津老師
  • 會場一景
    會場一景
  • 左起:陳又津老師、謝欣芩教授
    左起:陳又津老師、謝欣芩教授
  • 左起:詹閔旭教授、羅福林教授、陳又津老師、謝欣芩教授
    左起:詹閔旭教授、羅福林教授、陳又津老師、謝欣芩教授
最後更新時間: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