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寰宇漢學講座邀請黑田明伸教授演講
  • 2019-10-14
寰宇漢學講座邀請黑田明伸教授演講

漢學研究中心於2019109日下午舉辦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學人,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黑田明伸(Akinobu KURODA)教授分享研究成果,並邀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何漢威研究員擔任主持。

黑田教授演講主題為「中國貨幣史上的用銀轉變──切片、秤重、入帳的白銀」貨幣的功用大致可分為交易媒介、價值儲藏及記帳單位等三種。歷史上一個國家同時有兩種貨幣分別在市場上流通,另作遠距離貿易或儲值之用的互補情形,並不罕見,中國通貨系統中的銀兩(yinliang),在古代帝國時期的國際貿易上扮演絲綢的輔助品。元代發行的紙鈔面額為銅錢,但以銀的重量為計價標準。銀在明代成為稅收計算的標準,16世紀來自日本石見、秘魯波托西兩地的豐富銀礦供應,使得切成小片的銀片廣為地方貿易使用。在華南地區,家家戶戶從未嘗見過銀子,到人人都隨身備有將銀子切片的小道具。

18世紀中葉大量銅錢(乾隆通寶)的發行,甚至連土地買賣也可用銅錢完成交易,導致銀在地區性交易使用量下滑。本地貿易使用的銅錢和跨地區貿易使用的銀兩之間,產生互補性。19世紀之交,華南地區開始發行不計重而計量的銀元,接著各行業紛紛因應需求使用外國銀元作為專用貨幣。秤重、切片的用銀方式逐漸消失,1933年國民政府正式宣布廢除銀兩制度。黑田教授指出,與現代普遍認知不同的是,中國的用銀方式有其優點,首先,計重用銀避免貶值帶來的通貨膨脹;其次,地方商人在過帳時使用虛銀兩為單位免除了使用現金的麻煩;最後,地區性貿易仍由銅錢主導,穩定地方經濟,使其不受動盪的區際貿易所影響。

  • 左起:何漢威教授、黑田明伸教授
    左起:何漢威教授、黑田明伸教授
  • 左起:何漢威教授、黑田明伸教授
    左起:何漢威教授、黑田明伸教授
  • 黑田明伸教授
    黑田明伸教授
最後更新時間: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