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夏季閱讀講座──余美玲教授主講「魚龍潛躍水成文:臺灣古典詩中的飲食」
  • 2019-07-13
夏季閱讀講座──余美玲教授主講「魚龍潛躍水成文:臺灣古典詩中的飲食」

本館與科林研發合辦的夏季閱讀講座「舌尖上的繆思──臺灣飲食文學系列講座」,第五場次7月13日邀請到逢甲大學中文系余美玲教授蒞臨演講,講題為「魚龍潛躍水成文:臺灣古典詩中的飲食」,藉由臺灣古典詩的飲食書寫,讓我們了解先人們的生活習性、地方特色,以及飲食背後的歷史文化與人文掌故。本場講座由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黃文德組長擔任主持人。

余美玲教現擔任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臺陽文史研究學會理事長。她長期關注、研究臺灣古典文學,開授「臺灣人文概論」、「臺灣文學」、「臺灣古典文學專題」等課程。參與全臺詩‧智慧型全臺詩資料庫 http://xdcm.nmtl.gov.tw/twp、「《全臺詩》編纂、出版計畫」(國家臺灣文學館);擔任「《全臺詩》分類主題詮釋暨編纂、出版計畫」、「《周定山全集》編纂計畫」等計畫主持人。著有《日治時期臺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編有《臺灣古典詩選注2- 海洋與山川》《臺灣古典詩選注3- 飲食與物產》 《臺灣古典詩選注4:戰爭與災異》《臺灣古典詩選注5:歲時與風土》《臺灣古典詩選注6:游覽與感懷》等。

余教授在演講中首先以食物的味道與風土物產地圖的觀念切入,她強調飲食,不只是飲食,在其背後包括物產、氣候、地理、歷史,生活方式演進。特別是臺灣在先民的眼中「為南海之國,天時溫煦,地性膏腴,兼之以山林之饒,藪澤之富,金石之美,漁鹽之利,羽毛齒革之豐,飛潛動植之庶,取之無涯,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在這光與熱、奇與異、花無寒燠隨時發、風度花香神魂顛倒的土地上,生機盎然。因此,她曾以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整理出飲食類3745 首、生物類14308 首,挑選雜詠、雜興竹枝詞,透過這些詩歌所構成的媒介、意象與意境,特別是宦遊人士眼中的臺灣,物產與飲食之間的描述與關係。在短暫的兩小時演講中,帶領聽眾如考古隊探索古典詩文中食物的風貌演進。她深入淺出、重視互動、風趣而博學的演講方式,讓聽眾對於古典詩文中的飲食文化有更深的認識。

本系列講座第六場羅肇錦教授主講「客家飲食與文學」原訂7月20日舉行,因故變更日期,順延至7月27日(六)舉行。詳情見「舌尖上的繆思──臺灣飲食文學」系列講座日期異動公告。

羅肇錦教授,現任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榮譽教授、語言學家。於2017年榮獲全球客家最高榮譽獎項───「客家貢獻獎終身貢獻獎」,是客家語言研究先驅者與領航者。研究領域為:上古漢語、漢語音韻、客語詞彙音韻特徵、客畬關係、客家文化。重要著作有:〈客家人的「山食」與「山言」〉、〈臺灣客語次方言間的語音問題〉、〈文白聲調與客家話源於南方的論證〉,〈台灣客家文創產業的開拓與侷限〉等。客家飲食特色主要是山產粗食保存原味,由於環境偏遠外面資源不易補給,所以食材都以本地生產原產原味為主。配上鹹香肥油構成客家飲食的原香原味這就是客家的飲食元素。羅肇錦教授將從客家飲食類詞語帶領讀者認識客家飲食文化。

  • 余美玲教授演講
    余美玲教授演講
  • 余美玲教授
    余美玲教授
  • 會場全景
    會場全景
  • 余美玲教授
    余美玲教授
  • 余教授介紹《臺灣古典詩選注5:歲時與風土》一書
    余教授介紹《臺灣古典詩選注5:歲時與風土》一書
  • 余教授為現場贈書抽獎
    余教授為現場贈書抽獎
  • 大同大學紀俊龍教授與余美玲教授合影
    大同大學紀俊龍教授與余美玲教授合影
  • 會場全景
    會場全景
  • 余教授為小聽眾簽書
    余教授為小聽眾簽書
最後更新時間:2019-07-13
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