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樊錦詩院長暢談「敦煌石窟中的波斯形象」
  • 2019-04-24
樊錦詩院長暢談「敦煌石窟中的波斯形象」

難得的風和日麗,暖春季節,由泛太平洋集團贊助,國圖與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合作辦理思源基金敦煌文化講座,於2019424日(星期三)在國家圖書館文教區國際會議廳舉行。特別邀請到沉浸敦煌研究五十多年、有「敦煌女兒」美譽的敦煌研究院樊錦詩名譽院長來臺訪問,與熱愛敦煌文化藝術的臺灣朋友分享敦煌之美。才近中午,國圖會場就陸續湧進慕名而來的熱情聽眾,想一睹樊院長的風采。演講題目為:「敦煌石窟中的波斯形象」,吸引超過330位讀者,擠爆國際會議廳現場。



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在1900年發現大量的文書、寫經與絹畫達數萬件,敦煌便一舉成為全球佛教藝術和歷史文化研究的焦點。敦煌不僅蘊藏豐富的雕塑丶壁畫丶畫卷丶文書等,還有著獨特的建築風格,是世上現存規模最大丶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甚至因而衍生出一門獨到的專業學科——「敦煌學」。同時也是研究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宗教與文化方面的寶庫。而敦煌研究院自1944年建立,致力於敦煌的考古丶保存丶研究及國際推廣。在敦煌研究院的努力下,敦煌不僅被封為「世界藝術畫廊」,更被譽為「牆壁上的博物館」、「沙漠中的美術館」,是敦煌學重要的研究與保存重鎮。



過去,對臺灣的民眾而言,敦煌深厚的宗教與藝術之美,泰半只能以文字或圖片等靜態的樣貌呈現在眼前。而本次難得可貴的是能由伴隨著敦煌文物研究超過半世紀的樊錦詩院長以口語敘說的方式,詳細介紹了敦煌出土文物中與波斯相關的珍貴復原圖樣,豐富多樣,加上諸多中外交流的考古證據、歷史文獻,為現場來賓們帶來極為不同的敦煌文化體驗,堪稱是一場驚艷四座的精彩演說。



樊錦詩名譽院長來到國家圖書館,不僅留下了生動幽默的演講,通過與國圖的贈書儀式,還把敦煌的輝煌之美留在了國圖,把國圖的知識精華帶回了大陸。贈書儀式結束後,國圖、輔大博館所與樊錦詩院長進行了簡短的交流會議,促進了兩岸文化的良好互動與學術交流。

  • 樊錦詩名譽院長為讀者帶來精闢的演講
    樊錦詩名譽院長為讀者帶來精闢的演講
  • 演講會場內座無虛席
    演講會場內座無虛席
  • 樊錦詩名譽院長就文物其中的波斯形象舉例解說
    樊錦詩名譽院長就文物其中的波斯形象舉例解說
  • 極具特色的文物
    極具特色的文物
  • 會後讀者提問
    會後讀者提問
  • 會後讀者提問
    會後讀者提問
  • 國圖、輔大博物所與樊錦詩院長的交流現場
    國圖、輔大博物所與樊錦詩院長的交流現場
  • 樊錦詩名譽院長贈書給國家圖書館
    樊錦詩名譽院長贈書給國家圖書館
  • 潘思源基金會李慶安與樊錦詩名譽院長對談
    潘思源基金會李慶安與樊錦詩名譽院長對談
  •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贈書給樊錦詩名譽院長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贈書給樊錦詩名譽院長
最後更新時間: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