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閱讀活動錄音下載

       
字級
    分享
  • QRCode
  • 2019-07-30
抗戰後臺北街路命名,政治象徵意義與文藝創作者之反思與反應

著者:饒博榮(Steven L. Riep)

出版(活動)日期:2019-07-30

時間:00:59:21

發音:國語

出版者:國家圖書館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於2019年7月30日下午舉辦講座,首場為寰宇漢學學友講座,邀請饒博榮(Steven L. Riep)副教授演講「抗戰後臺北街路命名,政治象徵意義與文藝創作者之反思與反應」,並邀請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劉正忠副教授主持。
本中心自民國 78 年起,實施「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迄今已超過480人來臺研究,學人來臺完成研究之後,中心將安排學術討論會「寰宇漢學講座」促進國際學人與本地學界互動;另外,中心也不定期邀請歷屆漢學學人返臺後發表學術演講、分享研究成果,以聯繫學人與中心情誼,同時提昇國際漢學研究風氣,今日首場講座即屬此系列。

饒博榮教授為本中心1995年度獎助訪問學人,現任美國楊百翰大學亞洲與近東語言學系。他的演講指出;1945年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後,光復了原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為了去除日本殖民統治色彩的影響,中華民國政府將五十年來日本占據統治時期的一切痕跡,如政治機關、建築、公園、街町與馬路的名稱,陸續以中國的名字取而代之。新的地名多半是與當時政府的要員、政治政策與歷史有密切的關聯,如1948年臺灣總督府改稱為介壽館,而前方的馬路則改稱為介壽路,之後就有中山路、中正路、新生路、民權路、光復路、忠孝路、仁愛路等其他的名稱逐一出現。當時計劃執行人員直接以中國大陸的地名命名臺北當時市中心的馬路,以中國大陸東北部的名稱命名臺北市區東北一帶的馬路,如德惠街、吉林路與長春路,用臺北市區西南部亦同,如重慶路、西藏路、昆明路與成都路。那麼反映在藝文創作上,這一系列的變動影響如何?

自六十年代以來,包括詩人瘂弦、林燿德,電影導演萬仁、賴聲川,與小說家朱天心等……臺灣的文藝創作者對首都的設計與馬路命名產生了反思與反應。饒教授舉出已故詩人林燿德的〈交通問題〉為例,此詩完成於蔣經國總統宣布解嚴的前一年,詩中無一句論及政治,實則盡為政治隱喻。又或者朱天心撰寫,命名脫胎於川端康成的同名小說《古都》中所討論的外省第二代身份認同問題等。主持人劉教授除補充說明饒教授所提到的,關於藉由「命名」復原臺灣/民國/日據之間的關連性外,他也另外推薦詩人洛夫的〈車上讀杜甫〉及〈雨中過辛亥隧道〉,希望能帶給聽眾更多的共鳴。

2019.8.5更新

點選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