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閱讀活動錄音下載

       
字級
    分享
  • QRCode
  • 2019-07-27
客家飲食與文學

著者:羅肇錦

出版(活動)日期:2019-07-27

時間:01:58:52

發音:國語

出版者:國家圖書館

內容簡介

本館與科林研發合辦的夏季閱讀講座「舌尖上的繆思──臺灣飲食文學系列講座」,最後場次在7月27日邀請到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榮譽教授羅肇錦教授蒞臨演講,講題為「客家飲食與文學」,引用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的一句話「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帶出客家飲食有其基本的元素是「共轂」,應容許其求變求新是「輻」,說明客家飲食發展的態度,應該先發展具有客家元素、保有客家特色的飲食以後,再談求變求新的文創飲食。本場講座由本館曾堃賢主任擔任主持人。
羅肇錦教授,現任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榮譽教授、語言學家。於2017年榮獲全球客家最高榮譽獎項──「客家貢獻獎終身貢獻獎」,是客家語言研究先驅者與領航者。研究領域為:上古漢語、漢語音韻、客語詞彙音韻特徵、客畬關係、客家文化。重要著作有:〈客家人的「山食」與「山言」〉、〈臺灣客語次方言間的語音問題〉、〈文白聲調與客家話源於南方的論證〉,〈台灣客家文創產業的開拓與侷限〉等。

 

羅肇錦教授對於客家飲食特色的研究,發現多年來關心客家食飲文化的學者專家,提出許多許多時尚的觀點,因應「時移事變」,隨著生長環境的改變,客家人的口味也會改變。但客家飲食趨向以「文創」的觀點為主流,創造出新的口味新的製作方法,不應拋棄舊有的客家口味,失去客家的飲食特色。羅教授從語言學的角度出發,依山的客家共一轂、客家山產食與飲、飲食口味的輻轂關係、飲食保存方法的輻轂共構、飲食製作方法的輻轂共構、飲食品名的構詞特點等六方面,帶我們進入客家飲食文化中,從瞭解客家飲食發展開始,說明應該先發展具有客家元素、保有客家特色的飲食以後,再談求變求新的文創飲食。

 

2019.8.2更新

點選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