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閱讀活動錄音下載

       
字級
    分享
  • QRCode
  • 2019-07-18
臺灣及海外大學教育的中文類型學及基礎理論

著者:耿華

出版(活動)日期:2019-07-18

時間:01:10:09

發音:國語

出版者:國家圖書館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於2019年7月18日下午舉辦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獎助訪問學人,俄羅斯莫斯科市立大學耿華(Vladimir Kurdyumov)教授分享研究成果。
俄羅斯籍耿華教授主講「臺灣及海外大學教育的中文類型學及基礎理論」,邀請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張淑萍助理教授擔任主持人。耿華教授的《漢語理論語法教程》在俄羅斯受到中文系所的廣泛使用。目前臺灣和中國大陸都紛紛將中文教師派往海外大學和高中。此情況下,理論知識非常重要:與屈折語素多的歐洲語言相比,通常中文使用者們較欠缺關於類型學、譜系學、語法的知識。此外,前往俄羅斯(或任何西方國家)的華語教師應該具備理解一種大前提,亦即該國並非「中文沙漠」,而是有自己的「學中文」傳統。耿教授指出,會研究中文和懂得教中文不能劃上等號。華語教師要能解釋語言的本質,涉獵中國的傳統方言與文言文,更進一步能討論海峽兩岸的歷史、文學、影視等話題。

 

耿華教授主張現今多數亞洲國家的華語教程學,都不脫西方國家,例如美國所設定的範疇。然而,亞洲語言和西方語言自語門(Language phylum)以降,便已生諸多歧異。根據目前的研究,漢語屬於SinoCaucasian 語門,可以假設,它能與西班牙和法國的巴斯克語,俄羅斯高加索人的語言相連。在類型學上,漢語是一種孤立語,並且是一種「話題優先」語言的:句子中不必表達動作者和動作的同化。漢語中的語言層次與歐洲語言相反:音素,詞彙,句子是「弱」的,沒有明顯民族意識。漢語中詞類靈活富彈性,不取決於詞彙:具體語義僅在語法上下文中才獲得,因此更適於談論「路線」、「範圍」、「位置」等類別。

 

2019.8.1更新

點選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