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閱讀活動錄音下載

       
字級
    分享
  • QRCode
  • 2019-07-18
另一種牛奶: 中國的黃豆再造

著者:傅家倩

出版(活動)日期:2019-07-18

時間:01:10:45

發音:國語

出版者:國家圖書館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於2019年7月18日下午舉辦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獎助訪問學人,美國埃默里大學俄羅斯及東亞語言文化系傅家倩(Jia-Chen Fu)助理教授,分享研究成果。
美國籍傅家倩教授主講「另一種牛奶:中國的黃豆再造」,邀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連玲玲副研究員擔任主持人。1980年代,國際角力場除了核能技術、太空競賽,還包括如何培育出體魄強健、高抵抗力、天資聰敏的國民。中國營養學家發現牛奶是中、西雙方飲食差距的關鍵。美國發起「Milk: It Does a Body Good」運動,鼓勵人民飲用牛乳。此情此景看在中國學者眼裡想必似曾相識:民國時期便存在的補充性營養品豆奶,曾被視為中國版的牛奶,提倡國民飲用。

 

在交通基礎建設及食物保存設備相對落伍的中國,推廣牛乳不切實際且產量亦不足。傅教授引中國營養學的先驅吳憲(1893-1959)等的論著,指出同樣具有高蛋白質及維生素,原料又不需進口的豆奶,足以彌補中國民眾膳食以穀物佔大宗而極少肉、蛋類的缺陷。無論1920年代的飢荒,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豆奶伴隨中國百姓──特別是老弱病患及兒童──度過危機,在扮演窮人的營養品上表現得十分稱職。透過豆奶的普及化亦衍生出種種資源分配相關細節,如豆奶是否應以兒童為優先供給對象?豆奶的價格應如何訂定?有什麼方法讓喝不起豆奶的清貧之人也得以享用?傅教授的演講討論營養學倡議者及庶民怎樣改造黃豆和豆奶,由此檢視營養學何以在近代中國開啟新頁。

 

2019.8.1更新

點選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