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陳蔚芳主講
出版(活動)日期:2018-11-30
時間:00:18:28
發音:國語
出版者:國家圖書館
內容簡介
第6次臺灣歐盟論壇以「2018 年歐盟政經發展之回顧與前瞻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European Integration : Retrospect and Prospect)」為主題,邀請歐洲與國際事務、政治學研究學者專家針對今年歐盟發展進程與未來重要議題發表論文。本論壇於11月30日(五)上午10時在本館文教區3樓301會議室舉行,由國家圖書館與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政治大學歐洲聯盟莫內教學模組計畫共同主辦,由政治大學張台麟教授主持與引言,邀請卓忠宏所長(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教授兼任)、楊三億教授(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葉國俊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洪美蘭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林子立助理教授(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發表論文(依發表序),並特邀謝錦芳 (中國時報副總編輯)擔任與談人。
陳蔚芳助理教授以「歐洲防務合作:回顧與前瞻」為題,分析歐洲建軍計畫的歷史、現況與未來發展。回顧歐洲歷史,歐洲建軍在1950年時及已經有概念但因為時空背景無法執行,之後的相關規劃內容也較為鬆散,直到馬斯垂克條約後再逐漸成行,由於南斯拉夫內戰的情勢中,美國並未有過多涉入,因此在1990年的歐盟高峰會議中,產生發展外交關係、對外對話與安全佈署維和的作為,同時在里斯本條約中進行改革,成立新的委任機制,歐洲議會有更多參與外交、安全與防務等議題,每年可以針對Common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CFSP)可以有兩次的討論機會,期望可以對歐洲防衛邁入一大步,惟可惜在2008年發生金融危機後討論不多,由外部因素而言,直到最近的烏克蘭與俄羅斯問題,以致於軍事衝突頻繁,加上美國川普對北約的態度,刺激歐洲必需要自主承擔歐陸的防衛責任;內部因素則包括英國脫歐後,歐洲的防衛力量減少、移民與難民的大規模移動,對於邊界安全與恐怖攻擊議題而產生更多的安全與防衛需求,因此對歐盟的防務整合產生心的對話,自2016年The Common Security and Defence Policy(CSDP)成為歐盟發展最快速的領域,歐盟與會員國在2016年落實歐盟全球戰略,與歐洲執委會推動共同防務市場提撥固定的預算作為防務基金,與北約進行角色分工與資源共享,讓彼此互補。2018年永久合作架構(Permanent Structured Cooperation, PESCO) 為多數歐洲可以在安全防務方面的積極討論,並且通過17項的工作項目,在2019年的前瞻方面,就長期發展而言,需要建立CSDP軍事指揮總部、加強外部的挑戰在於歐盟與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的討論、在歐盟內部則包括疑歐派與反對雙速歐洲;在國家領域方面,以法德為軸心,不過由於戰略文化分歧、德國憲政體制與法國財政紀律等問題,將為影響歐盟內部的永久結構性合作架構的處理方式。
2018.12.1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