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閱讀活動錄音下載

       
字級
    分享
  • QRCode
  • 2018-11-30
臺灣歐盟論壇2018-6-3-EURO in 2018

著者:葉國俊主講

出版(活動)日期:2018-11-30

時間:00:14:29

發音:國語

出版者:國家圖書館

內容簡介

第6次臺灣歐盟論壇以「2018 年歐盟政經發展之回顧與前瞻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European Integration : Retrospect and Prospect)」為主題,邀請歐洲與國際事務、政治學研究學者專家針對今年歐盟發展進程與未來重要議題發表論文。本論壇於11月30日(五)上午10時在本館文教區3樓301會議室舉行,由國家圖書館與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政治大學歐洲聯盟莫內教學模組計畫共同主辦,由政治大學張台麟教授主持與引言,邀請卓忠宏所長(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教授兼任)、楊三億教授(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葉國俊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洪美蘭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林子立助理教授(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發表論文(依發表序),並特邀謝錦芳 (中國時報副總編輯)擔任與談人。

 

葉國俊教授針對2018的歐盟提出他對歐元發展之看法。葉教授引述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經濟學家Milton Friedman在1997年對歐盟之歐元誕生前夕提出預言,他認為兩個經濟不對稱的國家整合在同一種貨幣制度下,經濟強勢國家整合後或必會升值、弱勢國家會貶值,雙方將無法因幣值不同產生自動矯正之機制,若以現在歐幣同盟情況,反而脫離經濟學家可以預測的範圍,衍生其他的政治問題。葉教授評估歐盟未來20年的經濟發展,指出目前梅克爾即將下台,對馬克宏未來主導歐元區改革較為樂觀;其次以義大利為例,分析該國GDP在2015至2019年間的發展歷程與趨勢,葉教授以一個數學公式來觀察歐債與預算之間的關係,得到一個簡要公式,指出馬斯垂克條約中提出的歐元區收斂條件是針對德國設計,歐洲經濟學者認為,相對於義大利而言,以義大利之債務與預算比例若需符合經濟成長率比例的要求,該條約沒有足夠彈性。葉教授也指出未來的歐盟發展觀察重點,在於撙節需有堅實理論與證據,包括外來衝擊與道德風險,同時經濟結構對稱性仍是維繫歐元重點,共同預算與移轉支付體系有其必要性,並須觀察2019年大選後有無進展。

 

2018.12.13更新

點選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