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閱讀活動錄音下載

       
字級
    分享
  • QRCode
  • 2018-07-03
你的名字:台灣原住民文學與文化身分的N種相遇

著者:陳芷凡主講

出版(活動)日期:2018-07-03

時間:01:56:04

發音:國語

出版者:國家圖書館

內容簡介

「我是誰?」

 

夾在「族語名字」與「漢語姓氏」之間的原住民要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原住民作家如何利用文字在文學中找尋身分的認同?

 

夏季閱讀第四場講座特別邀請清華大學臺文所陳芷凡教授,以「你的名字:台灣原住民文學與文化身分的N種相遇」為題,講述一段有段臺灣社會變遷與族群關係的故事。本場講座由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學術交流組黃文德組長主持。

 

陳芷凡教授為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現任教於清華大學臺文所,研究專長為族裔文學與文化、口傳文學與田野調查、清代台灣族群文化史、台灣原住民文獻研究。專著有《臺灣原住民族一百年影像暨史料特展專刊》;共同編著有The Anthology of TaiwanIndigenous Literature:1951-2014。亦有多篇學術期刊論文,包括〈戰爭與集體暴力:高砂義勇隊形象的文學再現與建構〉、〈田雅各、巴代等人的都市書寫策略與世代關照〉等。

 

名字不僅代表個人的身分,也是一種對外關係的象徵。當一個人擁有不止一個名字的時候,在何時何地選擇使用哪一個名字,是呈現自己的方式,也反映自己與他人的關係。陳芷凡教授由原住民不同族群傳統命名方式開始,介紹原住民在原初時代尚未與他人接觸時所使用的族語以及傳統文化的脈絡。例如達悟族以長嗣名為命名依據,族人一生需要經歷數次的名字變更;而泰雅族以父親之名來命名反應出父系社會的文化結構。臺灣原住民自17世紀與他者接觸後產生了身分認同的偌大變化。從歐洲人文獻中的barbarian、清朝職貢圖描繪的生、熟番、日治時代人類學檔案中的蕃人及高砂族、到戰後國民政府教科書為「教化」原住民所標榜的吳鳳傳奇與原住民的野蠻形象,讓臺灣原住民經歷了一連串的污名化過程。

 

隨著臺灣經濟轉型,原住民大量遷移至都市,成為經濟與文化的雙重弱勢群體,也讓原住民開始思考自己與部落的未來。1980年代原住民社會運動興起,《高山青》、《山外山》等用漢語書寫的原住民期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原民作家用漢語書寫對漢文化的質疑與不滿,形成不同部落間的泛原住民族意識,也開啟原漢之間的對話。1990年代之後,原民作家開始嘗試注入部落文化邏輯的漢語寫作,例如夏曼藍波安的《黑色的翅膀》;也使用具黑色幽默的筆法對漢語形式進行反思,例如阿道巴辣夫的詩〈肛門說:我們才是愛幣力君〉及沙力浪用公文體例寫作的詩〈遷村同意書〉,在顛覆傳統漢語邏輯之際,也表達原住民在面對國家機制的無奈與抗議。近年來原住民作家在寫作中加入更多母語的元素,形成漢語與族語交雜、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特殊文體。陳芷凡教授認為,這種對族語的再運用,是一新的說故事方式,讓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元素成為挑戰族群未來的能量,讓原住民從「我是誰!」的困惑轉變為「我可以是誰?」的無限可能。

 

 

2018.7.3更新

點選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