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閱讀活動錄音下載

       
字級
    分享
  • QRCode
  • 2017-09-30
明末清初的天主教與術數

著者:祝平一主講

出版(活動)日期:2017-09-30

時間:01:52:31

發音:國語

出版者:國家圖書館

內容簡介

明末清初,歐洲的天主教傳教士來到了中國,幫助明廷修訂曆法。由於曆法的改變和地球觀念的輸入,因而重新定義了宇宙的概念,然而中國的數術是否也因此而改變?引人好奇。國家圖書館「神機妙算──術數、堪輿與傳統信仰」系列講座第五場,特別邀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教授於9月30日(週六),週末午後蒞館演講,講題為「明末清初的天主教與數術」。儘管當天要補上班、上課,還是有200位熱愛術數的研究者參加講座。

 

主講人祝平一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專長為中西交通史、科技史。曾獲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又曾多次獲邀海外學府訪問,包括:韓國首爾大學、韓國高等研究院、德國Erlangen-Nuremberg大學等。重要專書有《漢代的相人術》、《說地:中國人認識大地形狀的故事》。主編有《中國史新論‧科技與中國社會分冊》等書及中、英文學術論文近百篇。

 

祝平一教授首先引用《漢書藝文志》為「數術」一詞正名,接著便分別以明末清初的兩部曆書:《大明崇禎十六年歲次癸未大統曆》及《大清順至十五年歲次戊戌時憲曆》為引,帶領大家溯返歷史場域,一窺明清時期進入中國宣揚天主教義的傳教士們,如何批判中國流行超過千年的陰陽五行、占卜、風水、算命等術數之道為「迷信」(superstition),之後引發了一場驚人的曆法鬥爭。祝教授利用諸多史料與罕見的古籍文獻,包括:(清)繆之晉輯《大清時憲書箋釋》,湯若望《民曆鋪註解惑》,記錄艾儒略對話的《口鐸日抄》,以及南懷仁撰寫的《妄擇辯》、《妄占辯》、《望推吉凶辯》等書,詳細且有條不紊地為大家闡述這些西方的傳教士與宮廷掌理天文曆法官吏們之間的激烈爭辯與交鋒!演講中,老師不但引經據典更藉由許多歷史小故事,幫助大家深入理解發生於1664年的「康熙曆獄」的原委始末,同時省思中西方異質文化在交流過程中所衍生的種種變數,為時代、人民與社會所帶來的各種影響。

 

祝教授在演講末了時特別強調:中國史上批判算命的聲浪從不曾止息,傳教士不過是在這一言談之海中,多添了幾許漣漪。只是,言者諄諄,聽者渺渺。當時雖然有一些卜算人士對於曆法的改動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大部分的算命者並沒有受到這些批評的影響,仍然繼續著他們古老的行業。雖然傳教士對卜算之術的批判影響有限,但透過他們所留下的文獻我們可以看到中、西雙方對於命運的看法相當不同,來自西方的天主教會或許也成了當時中國人安身立命的另一種選擇吧。

 

2017.10.5更新

點選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