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閱讀活動錄音下載

       
字級
    分享
  • QRCode
  • 2017-06-10
永遠的流浪者-三毛

著者:郝譽翔主講

出版(活動)日期:2017-06-10

時間:2小時15分

發音:國語

出版者:國家圖書館

內容簡介

「紅裙之外 ──閱讀臺灣女作家」系列講座活動第三場於6月10日星期六下午登場,由漢學研究中心耿立群副主任主持,特別邀請文壇美女作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郝譽翔教授,以「永遠的流浪者」為題,與現場逾300位讀者來賓們分享三毛(1943-1991)精彩而傳奇的一生。

 

了解作家的生平可以說是認識作家最好的管道,郝教授從三毛的家庭以及少女時期開展講座的主題。三毛早熟且多愁善感的性格致使她極早開始尋找人生的意義,此階段的代表作品《雨季不再來》展現對體制批判、虛無及反抗的聲音。成年後與荷西相戀、結婚至撒哈拉沙漠旅行,三毛的作品轉向面對寬闊的世界,得到一種自由的生命力。1976年出版的《撒哈拉的故事》,讓讀者大眾看到了書寫異國獨特文化,充滿幽默、樂天、豐沛想像力的三毛。

 

郝教授指出,三毛作品的成功除了自身因素,環境也是一大關鍵。當時的撒哈拉地區正值政局轉變時刻,她見證了一個多元面向的沙漠風情,不刻意美化或醜化筆下的非洲人民。除了充滿對流浪者、弱勢者的關懷,也展現出「大地之母」強悍的一面。郝教授帶著現場讀者跟隨著三毛筆下的足跡,穿越歐洲、美國、撒哈拉、迦納利群島、中南美洲、中國大陸,從叛逆到流浪,三毛由蒼白軟弱的「孩子」,蜕變成會傾聽現實的「女人」,並因此從她的視角看到更多的「孩子們」。

 

三毛的作品開拓女性「離家出走」追尋自我的啟蒙旅程,在臺灣以閨秀為主的美文潮流之中,三毛寫出一位有個性的女子,寫出了擺盪在規範與自由之間的矛盾與掙扎,解脫時代束縛,引領80年代女性文學繁花盛景。

 

2017.6.28更新

點選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