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歷次消息

       
字級
    分享
  • QRCode
  • 活動時間:
    • 2014-06-01 00:00 ~ 2014-08-31 23:59
2014 回首「台展三少年」的林玉山

臺灣藝壇--回首--林玉山 

臺灣著名前輩畫家林玉山,以膠彩畫及水墨畫著稱,為日治時期的代表畫家之一,國家圖書館「臺灣藝壇資料展」,特地於2014年6月至8月在藝術暨視聽資料中心,展出林玉山相關圖書及視聽資料,讓民眾重新認識「台展三少年」林玉山一生的畫業。

林玉山(1907/4/1-2004/8/20),本名英貴,後改名玉山。1927年與郭雪湖、陳進,一同入選第1屆台灣美術展覽會,被稱為「台展三少年」;1990年獲第15屆國家文藝特別貢獻獎;代表作膠彩畫《蓮池》於1930年入選第4屆台灣美術展覽會特優,畫中脂紅荷情,在清晨微曦中緩緩綻放,白鷺輕點,彷彿能聞到荷花盛開的清淡香氣!

台灣美術的發展,於日治時期產生質變與改革,藉由日本吸收西方的繪畫觀念與技巧,走向寫生觀察,因此台灣藝術家創作的題材,開始凝聚在生活的故鄉土地,林玉山長達70年的創作生涯,也於此時期開始,其作品可視為表現此繪畫風格的代表。林玉山日治時期在嘉義培育多位膠彩畫家,戰後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結合日本膠彩畫與中國水墨畫,拓展出重視寫生基礎、構圖嚴謹,與兼具墨彩和意境並重的風格,認為寫生的目的不在工整的寫實,而應寫其生態、生命得其神韻,對台灣畫壇有深遠的影響,其對台灣水墨畫界具啟迪引領之影響力,不僅締造不凡藝術成就,豐富的創作思惟,亦足為後人學習之典範。

林玉山一生繪畫藝術創作之發展過程,反映台灣歷史與文化轉變的幾個階段,從中國傳統民間繪畫,歷經日本繪畫與宋朝繪畫,再到中原水墨畫,不同階段的創作,皆蘊含當時社會的時空背景與文化潮流的意涵,並從多重文化中梳理文化脈絡的連結,及建立自我藝術的風格。歡迎喜愛藝術的朋友,前來國圖藝術視聽中心(臺北市延平南路156號,上午10時-下午6時開館,每星期一及國定假日休館,TEL:02-23612551),深入瞭解臺灣前輩藝術家林玉山豐富的創作世界!更期待在9月至11月,歡迎您前來認識音樂家鄧雨賢!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

活動縣市: 臺北市

活動地點: 國家圖書館藝術暨視聽資料中心(臺北市延平南路156號)

聯絡人: 嚴文英小姐

聯絡電話: (02)2361-2551分機115

最後更新時間:201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