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8月1日原住民族日,國家圖書館特別策劃「時空交織:原住民智慧與記憶的共鳴」特展。原住民族承載著臺灣與世界人類文明中最古老且深刻的智慧,其語言、技藝、記憶與信仰共同構築出獨特而多元的文化宇宙。展覽連結臺灣與澳洲原住民族的知識體系,透過圖書、影像、文物與生命故事,邀請觀眾重新認識這些根植於土地與歷史的智慧之聲。
本展邀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共同合作,2樓閱覽大廳設置五大主題展區:
澳洲原住民知識圖書展
澳洲原住民族擁有超過六萬年的文化,知識涵蓋天文、植物、法律、語言與儀式,展現出原住民族對自然與宇宙的深刻理解。感謝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策劃協助,讓我們有機會引介這套被稱為「第一知識」(First Knowledges)的珍貴智慧,並與臺灣原住民族進行知識與文化的對話。
驚嘆樂舞原住民影音資源展
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捐贈本館多年來深耕部落、記錄樂舞與古謠演出的「驚嘆樂舞」影音資料,資料內容展現自2005年起在舞臺上展現自我、延續部落文化的紀錄;展區同時展出原民肖像、服飾數位影像,讓觀眾得以細察每件服飾中所承載的文化內涵與族群精神。
原住民文物展
排灣族文史工作者邱霄鳳老師,長年收藏部落世代相傳的器物,包括家屋擺設、服飾配件與生活用具等等,這些以山林素材手工製成的器物,不僅展現與自然共生的工藝智慧,更訴說著族人對生活與祖靈的尊敬。
誰的凝視
本區展出國圖「臺灣記憶」中典藏的原住民族影像資料,並以19世紀攝影作品與日治時期明信片為主題,透過互動機制,鼓勵觀眾書寫對影像的理解與感受,進而思考「誰在觀看?誰被看見?」以及原住民族形象背後隱含的文化意義與脈絡。
介入書寫:「山海」與孫大川的文化實踐
孫大川(巴厄拉邦•德納班;Paelabang Danapan)先生是著名的原住民族作家,本次展覽展出其在漢學方面的研究歷程與造詣,以及長年主持《山海文化》的原住民書寫所帶來的豐碩成果,並透過其幽默風趣的塗鴉及手稿,展現出一位原住民族文化行動者穿越山海的知識與生命軌跡。
3樓期刊室「山海原風 原住民映象館藏期刊展」
展出原住民主題相關期刊刊物,以原住民族的飲食、服飾、建築、祭典、工藝、樂舞等角度,由超過120種期刊中精選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及各種學術與地方出版期刊,透過博物館、學術研究者、地方文史工作者與攝影家的視野,探索從海洋到山林中的原住民生活映象,歡迎參觀。
邀請您一同穿越時空,傾聽原住民族記憶與古老智慧。
地點: 國家圖書館 2樓閱覽大廳
請持本館閱覽證刷卡入館或攜帶身分證件,換取觀展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