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詩一直在我們的心裡──徐國能教授主講「陪我成長的那些詩」
  • 2015-03-21
詩一直在我們的心裡──徐國能教授主講「陪我成長的那些詩」


詩是文學中的精華,一切藝術的燐光,以最簡潔的文字,表現最深、最廣、最厚的思想。國家圖書館「感動的時刻:『最美好的讀詩體驗』」系列演講活動,3月21日下午邀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徐國能副教授,前來本館國際會議廳與讀者暢談「陪我成長的那些詩」,分享詩的故事,這些人生中擁有過的最美好記憶。徐國能教授身具教授、作家身分,年少時也雅愛寫詩,堅持以「詩」作為人生和學習的底蘊。他認為「面對世界,我們看見了什麼,那就是詩的境界;而透過閱讀逼使我們看見真正的自己,那就是詩」。其作品獲得多項文學獎,文字清麗典雅,在冷靜蘊藉中流露萬物靜觀的智慧。現場吸引超過兩百五十名讀者聽講,其中,很特別的是有位視障朋友跟著春天的詩蹤到國圖參加這場講座活動!

徐國能教授先從唐詩談起,許多唐詩是我們與中華文化的最初相遇,那些在孩提時琅琅上口的作品,隨著成長,漸漸也在心中產生了不同的滋味。當我們閱歷紛繁的人間, 這些鐫科於童年心板的詩句,不僅化為生活的觸動與生命的沉思,讓生活更加多采多姿;同時也安慰了疲乏的心靈,讓生命在詩的港灣避過風雨。誠如張潮所言「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流光似水,看似平凡的詩,卻也因為不同的生命情境而產生了許多變化。李煜的〈長相思〉,韻律可愛,尋常的場景以生動的文字勾勒內心深處難以言語的悲哀。孟浩然〈送朱大人入秦〉不禁讓人羨慕他的灑脫。糜文開所譯泰戈爾的《漂鳥集》,徐國能教授述及初讀是中學時候,煩悶的課業壓力讓人失望,當時並不完全懂這詩在說什麼,但讓他發現了一個全新世界,載著微小的意念,漂向一個美麗的遠方。

敻虹〈記得〉中的名句「關切是問/而有時/關切/是/不問」,是他面對升學壓力父親詢問課業成績時的說詞;張系國科幻小說讓他認識鄭愁予的詩作,「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浪漫的文字很適合年少的心。顧城〈小巷〉讓他走入詩中,升學考試讓他看不到前方也找不到出路,對文學的熱情像那沒用的鑰匙,只能用它輕撞世界,這首詩讓他震撼這世界有另外一個人用文字寫出來跟他一樣的無耐與愁煩。他也開始試著寫詩,詩讓他懂得憐憫與哀愁,成為一個不再寂寞的人。

三毛〈橄欖樹〉讓人一改流浪是負面的刻板印象,成為浪漫的情懷。艾蜜莉.迪金森的詩呈現生命過程的關懷,蘇曼殊、納蘭性德、王國維、杜甫等人,無限好詩讀不盡,讀詩是認識人生的一種方式,當我們因讀詩學會了「感動」,一生將是何其豐足而甜美。透過詩,會慢慢進入一個美與同情的世界,感到一種燦亮,綻放在幽深心底。讀詩細細品味內心某種難以言喻的情懷,發現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背後所蘊藏的深意,優美動人。演講結束後,許多讀者紛紛上前要求徐教授簽名合影,並進一步詢問其他問題。

迎接104年「世界書香日」,國家圖書館特別邀請大家於4月18日親臨「書香頌真情」名家朗讀大會。春天讀詩節系列講座3月28日將邀請清華大學楊佳嫻助理教授主講「我正前往你:現代詩裡的抒情異相」,歡迎大家踴躍參與每場講座,共渡一個詩情畫意的春天。報名網址:http://activity.ncl.edu.tw

 

 

 

高鵬主任主持

圖書館事業發展組高鵬主任主持介紹徐國能教授

滿座聽眾1

熱情民眾聆聽徐國能教授講座之一

滿座聽眾2

熱情民眾聆聽徐國能教授講座之二

滿座聽眾3

陪著徐國能教授成長的那些詩受到現場觀眾滿堂喝采

徐國能教授為現場聽眾簽書合影

徐國能教授為現場聽眾簽書合影

點字書講義

視障朋友帶著已轉成點字書的講義親臨會場聆聽徐國能教授演講

 

 

 

最後更新時間:20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