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著名文學作家馮夢龍曾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合稱為明代「四大奇書」。不僅以「奇」字讚許小說的內容及描寫藝術,還將四大奇書的書寫類型做了分類,其中《水滸傳》便被譽為中國長篇小說「英雄傳奇」類的典範佳作。加上通俗易曉的白話文、鮮活傳神的人物形象,益使《水滸傳》快速在民間傳播,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歷久不衰。國家圖書館「故事裡的人生風景——明清經典小說導讀系列講座」第五場,特別邀請臺灣大學中文系徐富昌教授,以「英雄乎?俠客乎?盜寇乎?——武俠小說視角下的《水滸傳》」為題,帶領逾三百位的讀者來賓解構《水滸傳》的書寫特色,深度掘發這部中國古典白話長篇小說的經典魅力。
徐富昌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文學院副院長兼語文中心主任。研究專長廣袤,包含:文字學、古文字學、古典文獻、老莊學術、三國學術、紅學、俠義文學等。徐教授享譽學術界,是知名的古文字、文獻學專家,在古籍、出土文物的研究方面多有建樹。不僅如此,徐教授同時鑽研、浸淫明清小說十數載,有其獨到見解。尤其所開設的「俠義文學」課程,極受學生青睞,成為臺大通識課程中學生爭相搶修的熱門首選課程之一。
徐教授先以小說的書寫類型入手,帶領全場來賓仔細分析《水滸傳》究竟應歸屬為「講史演義」?或「英雄傳奇」?抑或「武俠小說」?接著則以「英雄」、「俠客」、「盜寇」為大家剖析小說裡的人物形象;以「江湖」、「綠林」、「武林」 探究《水滸傳》故事裡的場域描寫特色;甚至藉由「武功」、「武藝」與「道術」細膩勾畫《水滸傳》的書寫技巧。透過徐教授探本溯源、擘肌分理的詳細解說,《水滸傳》的經典文學特色得以逐一獲得標舉、彰顯。
演講中,徐教授出入先秦史傳、太史公的游俠刺客、大唐傳奇、宋代話本,一路探究《水滸傳》如何在講究寫實的講史演義與著意浪漫的英雄傳奇書寫套路中承繼與變異、突破,進而獨樹一幟,成為英雄傳奇小說的翹楚之作。同時,徐教授還廣引了現今風行的武俠小說名作家金庸、梁羽生、古龍、上官鼎等人的作品為例,點出《水滸傳》裡令人驚艷的武俠書寫技巧,豐富多元。觀眾們不僅領略了《水滸傳》的經典價值,兼又吸取了武俠小說的書寫技法,精彩的演講博得滿堂的掌聲。
演講結束後,本館則配以贈送《水滸傳》作為摸彩,讓大家盡呼過癮。「故事裡的人生風景——明清經典小說導讀」系列講座,下一場是:
7月4日,由廖玉蕙教授主講:「蒲松齡到底在氣什麼?——《聊齋誌異》裡的人間觀照」,該場為本系列講座之壓軸,敬請把握。報名網址為:http://activity.ncl.edu.tw,亦歡迎現場報名。
曾淑賢館長介紹徐富昌教授
徐富昌教授
徐富昌教授
民眾出席踴躍
徐教授演講後回答現場讀者提問
徐教授為現場贈書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