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知能素養 x 工具應用與工作協作」工作坊圓滿結束
國家圖書館於今(114)年10月15日舉辦「114年知能精進與創新培育系列課程」第8場,主題涵蓋「AI知能素養」及「AI工具應用與工作協作」。本次課程邀請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習資訊專業學院院長柯皓仁教授與學Bar知識學院創辦人江美燕老師主講。吸引來自雙北、桃園、新竹、臺中、苗栗、嘉義、臺南、屏東、花蓮、臺東、金門等地區公共圖書館的館員參與,並由國家圖書館翁誌聰副館長致歡迎詞,介紹講者的專業背景與專長,期盼透過課程提升圖書館同仁的專業知能及資訊素養。
上午的課程由柯皓仁教授內容首先涵蓋人工智慧(AI)基本定義、概念與技術、生成式AI與應用,接著說明AI在教育及閱讀上的輔助功能,並帶學員瞭解運用不同工具的例子。柯老師進一步講授AI於圖書館服務的多元應用,例如館藏推薦、聊天機器人、自動分類編目、參考諮詢、排架整架等。同時亦提醒學員在導入AI時須重視倫理與關注隱私議題,探討館員應具備的AI知能。此外,也教導學員如何使用S.U.R.E.策略辨別資訊真偽與加強反思的能力。透過柯老師豐富的課程內容,培養館員AI素養與批判性思維,並可提供館員作為未來設計讀者資訊素養課程之參考。
下午的課程由「學Bar知識學院」創辦人江美燕老師帶領學員探索AI時代的新工作模式,首先介紹AI工具的特色及操作方式,並教導學員運用提示詞等方式輔助工作,進而提升效率,接著江老師進一步為學員示範利用Google NotebookLM建立筆記及音檔摘要產生等功能,並利用Chat GPT及Gemini工具整理會議紀錄、建立個人專屬助理及用自然語言與AI共創設計小程式。透過深入瞭解多元工具及範例練習,學員紛紛表示受益良多,能夠運用在日後的實務工作。今日的課程兼具理論指導與實作練習,培育館員專業知能及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為「114年知能精進與創新培育系列課程」畫下完美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