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太平洋鄰里協會(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 PNC)年會於9月20日至22日在越南河內隆重舉行,本屆年會由越南社會科學翰林院(Vietnam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承辦。大會主題為「心靈遇見機器:重新思考人工智慧時代中的智能與知識」(Mind Meets Machine: Rethinking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in the Age of AI),聚焦於人工智慧如何重新定義知識與智能,以及未來人機協作的發展方向。為期三天的盛會匯聚了來自臺灣、韓國、日本、美國、英國、越南、中國、印尼及馬來西亞等逾百位的專家學者,共襄盛舉,展開深入的學術交流與探討。
國家圖書館今年籌組辦理的分項會議為第七場次的「人類與人工智慧在圖書館的協作」(Session 7: Human-AI Collaboration in Libraries),由王涵青館長親自主持。此場次於9月21日上午10:45至11:15舉行,來自臺灣、日本與越南等地的學者齊聚一堂,探討人類專業與人工智慧於圖書館實務中交互作用的發展趨勢。本場次共匯集四場精彩發表,分別從數位轉型、文化知識保存、書目識別與智慧服務等面向,剖析AI在圖書館服務、教學與知識管理中的應用:
此外,王館長亦應邀主持「地理空間人工智慧與環境分析」(Session 5: Geo-Spatial AI & Environmental Analysis)場次之主持人,該場次於9月20日下午15:30至17:00舉行,聚焦AI與地理空間數據在環境議題與永續發展上的應用。王館長以其豐富的國際交流經驗,引導與會學者進行跨領域對話,促進多元合作與知識共享。
本屆PNC年會期間,國家圖書館首次應中央研究院邀請設置「臺灣學術成果專區」,展出來自臺灣的120種、125冊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出版品,展示臺灣在漢學研究及跨領域學術上的豐碩成果。王涵青館長並於9月22日閉幕式上,將全數展出書籍正式捐贈予越南社會科學翰林院,象徵臺越兩國在學術與文化上的深厚情誼與持續合作。
國家圖書館也於年會中發表兩篇海報,展示本館近年於數位典藏與人工智慧應用的創新成果:
1. 特藏組以「Millennium Treasures Reimagined: High-Fidelity Replicas of Rare Books at the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千年瑰寶,風華再現:國家圖書館國寶善本高仿真複製與推廣)為題,由國際合作組陳思予助理編輯發表。該計畫自2022年及2025年獲文化部專案支持,成功複製36部珍稀善本古籍,並廣泛應用於國內外展覽及推廣活動,展出足跡遍及臺灣本島、離島、捷克與馬來西亞。此海報榮獲大會評審肯定,榮獲第二名殊榮。
2. 館藏發展及書目管理組以「Reimagining ETD Services: AI-Enabled Enhancements for a Next-Generation ETD System」(重新構想ETD服務:人工智慧增能之下一代ETD系統)為題,由黃瓔珞助理編輯代表發表。該系統於2024至2026年間推動建置,導入AI技術進行論文辨識、資料萃取、自動編目與智慧推薦等功能,提升學位論文管理效率,鞏固國圖在學術傳播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PNC自1997年創立以來,致力於促進亞洲與全球各地學術機構的合作交流,現已成為全球學術界具影響力的國際平台。國家圖書館自2021年起每年積極參與PNC年會,持續推動數位圖書館與人工智慧應用相關議題,並持續深化與全球圖書館與學術單位的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