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banner

活動剪影

       
字級
    分享
  • QRCode
夏季閱讀講座第四場邀請黃美娥教授主講
  • 2022-06-11
夏季閱讀講座第四場邀請黃美娥教授主講

本館夏季閱讀活動第四場於2022611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黃美娥教授主講「我的文學,僅存在於「存在的臺灣」──李喬「寒夜三部曲」與「幽情三部曲」」。本場次由翁誌聰副館長主持。

黃美娥,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另亦擔任臺灣文學學會理事長、漢學研究中心指導委員、國立臺灣圖書館臺灣研究中心諮詢顧問等。早年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近二十餘年來投身於臺灣文學研究與教學,涉獵範疇從古典到現當代,兼治雅俗,同時關注臺灣與東亞文學交涉議題,並致力文學史料蒐集和編纂。著有《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和論文百餘篇;編有《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魏清德全集》、《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目錄1603-1945》、《世界中的台灣文學》等多種。曾獲巫永福文學評論獎、竹塹文學評論獎首獎、臺灣文學年鑑焦點人物、國家圖書館2020年「臺灣各大學學術資源能量風貌」文學研究專書高被引排序第一。另,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廈門大學客座教授,以及於日本奈良女子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中研院台史所、文哲所、近史所短期訪問。

從小說家李喬到臺灣歷史素材小說家李喬,作家發現自身背後有一座巨大厚實的黝黑背景.既有生命根源、人生始點,又有他深刻體會到的臺灣種種問題。於是,他以嚴肅虔敬的孺慕之情追根溯源,從「寒夜三部曲」到「幽情三部曲」,由神秘的魚到憑弔時代、哀悼土地,再為過往重大事件冤死亡靈招魂,進而為臺灣人被詛咒的身心,尋求散靈、還債和解脫。在《寒夜》、《荒村》、《孤燈》、《咒之環》、《V與身體》、《散靈堂傳奇》長篇系列作品中,就如一波波大河,李喬以波濤氣勢傾訴臺灣群體生命姿態和在苦難中的成長樣貌,以及世世代代被歷史命運綑綁難以掙脫的絕望和焦慮。他的傷嘆、吶喊,既有生命源於痛苦的領悟,又有藉由歷史書寫形成的豐富思想,同時也夾雜宗教、生態精采觀點,更是獻給臺灣的深情宣示和祭告,這一切使作者多次重申他的文學,僅存在於「存在的臺灣」。

本系列活動報名踴躍,演講全部不僅以實體方式進行,讀者並可在國圖Facebook 臉書粉絲專業https://zh-tw.facebook.com/ncl.tw/ 進行收看,使民眾在防疫期間也能增進人文素養與文學視野。本場實體與數位參與人數超過百餘位,顯見社會大眾對於臺灣文學的興趣與支持。

本系列第五場將於2022618(星期六)14:00 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林芳玫教授演講,講題為:「原住民、臺灣史、世界史──巴代歷史小說的跨文化與跨種族視野」,精彩可期,歡迎大眾踴躍參加。

活動網頁:https://actio.ncl.edu.tw/111_summer

報名網址:https://actio.ncl.edu.tw/

  • 翁誌聰副館長介紹主講人
    翁誌聰副館長介紹主講人
  • 黃美娥教授
    黃美娥教授
  • 黃美娥教授
    黃美娥教授
  • 會場全景
    會場全景
  • 黃美娥教授回答現場聽眾提問
    黃美娥教授回答現場聽眾提問
  • 黃美娥教授為現場贈書抽獎
    黃美娥教授為現場贈書抽獎
  • 翁副館長代表本館致贈紀念品
    翁副館長代表本館致贈紀念品
最後更新時間:2022-06-11